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

Google Blog 10/13/2016 (a.m.)

    • 和原生的用法略有不同
    • ListView需要指定数据的来源。传入数据必须是数组,或者是字典里面嵌套数组
    • 无法像原生一样去显示指定section和row的个数
    • 根据你传入的数据自动生成section和row
    • 官方希望我们在构造函数中指定ListView的取值策略
    • 构造函数可以接受下列四种参数(都是可选)
    • 指定我们更新row的策略,一般来说都是prevRowData和nextRowData不相等时更新row
    •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用到第二种(字典套数组)和第三种(纯数组)
    • 元素之间结构近似而仅数据不同
    • 垂直的滚动列表
    • 更适于长列表数据,且元素个数可以增删
    • ListView并不立即渲染所有元素,而是优先渲染屏幕上可见的元素
    • 必须的两个属性是dataSourcerenderRow
    • dataSource是列表的数据源,而renderRow则逐个解析数据源中的数据,然后返回一个设定好格式的组件来渲染
    • 判断某行数据是否变化了
    • 常用场景就是从服务器端取回列表数据然后显示
    • 通用的可滚动的容器
    • 垂直滚动,还能水平滚动
    • 不需要是同类型
    • 显示数量不多的滚动元素
    • 都会被渲染
    • 性能更好的ListView组件
    • 文本被提交后(用户按下软键盘上的提交键)调用
    • 可能想要在用户输入的时候进行验证

Posted from Diigo. The rest of my favorite links are here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